梳头大把掉头发,你该试试这个方法,3天见效!
发布时间:2023-12-13 浏览:75次
现代社会的节奏越来越快,大家的生活、工作压力都很大,内心的焦虑无法排解。不禁想问一句:你脱发了吗?
截止2020年末我国的掉发人群已经突破2.52亿人,占总人口的18百分之,其中男性约1.63亿,女性约0.88亿,其中有超过7000万人由于掉发造成外观困扰。
这个数量是什么概念?平均每6个人中就有1个人脱发!
为什么会掉发?
掉发分成两种:生理性和病理性,生理性掉发属于正常现象,而病理性掉发就真的可能让你变秃哦!
每个人大约有10万-15万根头发,其中约百分之84的头发处于生长期,百分之14的头发处于休止期,还有2百分之的头发处于掉落期,一般每天掉头发的数量在100根以内都属于生理性掉发。
若是连续3个月以上每天掉发数量超过100根,建议及时去医院检查原因。
脱发按照形态和严重程度,一般被分成7级,根据脱发的类型针对性治疗。
造成掉发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精神压力过大、熬夜、遗传因素等,下面讲几个较为常见的脱发原因。
关于掉发这件事,听听专家怎么说
精神压力过大
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,不良的情绪会导致神经功能的紊乱,使得毛细血管收缩,处于人体最上端的头皮会缺少足够的供养,让头发的生长周期变短,加速头发的衰老、掉落。
内分泌失衡
生长激素影响头发的生长速度,性激素影响头发的健美,产后、更年期等特殊时期会使激素水平发生变化,熬夜、过度劳累等都会导致内分泌失衡,导致头发掉落。
营养元素缺失
头发的生长需要输送足够的营养,蛋白质、锌等的缺乏都会影响头发的正常生长而进入休止期,进而转入掉落期,同时糖、盐的过多摄入也会导致掉发。
护理不当
过烫的热风吹头发、频繁烫发、染发以及一些劣质洗发水的使用都会使头皮受损引发掉发,造成断发、掉发。
遗传因素
雄性激素源脱发也叫脂溢性掉发,在男性中呈显性遗传,可以直接从上一代遗传至下一代,只要有一个掉发基因就会造成掉发。
另外,一些疾病、药物也会造成掉发,若是出现短时间内的大量掉发,可能也需要考虑这方面的因素。
掉发离你有多远?
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心理学调查数据显示,女性患焦虑症的几率是男性的两倍,女性更加容易为各种时期担忧,过度的不良情绪都可能导致掉发、斑秃等。
由于需要经历怀孕、产后哺乳等特殊时期,伴随睡眠、营养不足等情况,女性十分容易在这些时期出现掉发的情况。
近些年女性对于烫发、染发的接受度越来越高,频繁的烫发、染发会对头皮造成损伤,引发脂溢性掉发,头顶、分界处的头发慢慢变得稀疏。
掉发的低龄化转移是这届年轻人面对的问题。
年轻人的掉发现状
熬夜、加班、通宵打游戏、油腻的饮食,恶性循环的生活和工作作息,当代年轻人的掉发问题日益加剧。
日常如何防掉?
防掉也是一件需要对症下药的事情,从掉发的原因中也不难见一二。
早睡早起,不要熬夜
熬夜是头发的克星。
营养均衡,适量饮酒,不要抽烟
日常的饮食中多补充维生素、蛋白质、锌等微量元素,特别是维生素E,多吃新鲜水果蔬菜,少吃糖类、脂肪类的食物,肝脏类、肉类、洋葱等也不要多吃。
心态乐观,排解压力
卧室光线宜暗,建议拉上窗帘;卧室宜凉爽,但不要寒冷,对大部分人来说,18.3摄氏度是理想温度。
适度按摩,多运动
头皮按摩能够促进循环,增加头发生长的营养供给,减少掉发。
正确洗发
频率适当的清洗头发能够减少头皮真菌的滋生,防止掉发。
洗发水的选择也要尽量温和,洗发的水温同样需要适中,不能过冷或者过热。
另外尽量减少烫发、染发,间隔不少于3个月,对于防掉很有好处。
管理员
该内容暂无评论